沙尘为何如此频繁,防护林毫无用处?我国的努力NASA曾亲自点赞
发布时间:2023-03-27
沙尘暴的形成通常与干燥的气候和强风有关,当风吹过干燥的沙漠或其他裸露的地表时,它会携带着大量的沙尘和颗粒物,并形成一个移动的沙尘云;这种现象可能会持续几小时或几天,甚至有些沙尘暴可以在跨越几千英里的距离上形成。据@中国天气 消息,3月以来的第三轮沙尘天气目前正在影响我国北方地区,那么,为何今年北方沙尘天气如此频繁?
需要指出的是,沙尘天气是指在干旱地区或沙漠地带,由于强风或人类活动(例如过度放牧或过度耕作等)导致的沙尘暴或沙尘天气现象。这种天气现象的频繁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:
干旱气候:沙尘天气通常发生在干旱地区或沙漠地带。这些地区的气候特征是缺乏降水和高温,这使得这些地区的土地容易受到侵蚀和破坏。在这种气候条件下,即使有轻微的风,也可能引起沙尘天气。
土地利用变化: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、过度耕作、砍伐森林等会破坏土地表面覆盖层,使土壤失去保持力,易受风吹雨淋侵蚀。这种活动还会破坏生态平衡,加速干旱和沙漠化,从而导致沙尘天气的频繁发生。
全球气候变化:全球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沙尘天气的频繁发生。一些研究表明,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沙漠面积扩大和干旱地区数量增加,从而加剧沙尘天气的发生。
工业化进程:工业化进程导致的大量工业废气、粉尘等污染物排放也可能加剧沙尘天气的发生。这些污染物会增加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,使空气更容易受到风的影响,形成沙尘暴或沙尘天气。
而在本月20日,在甘肃省张掖境内,网友实拍到沙尘暴来袭的画面,画面中“沙墙”高度达到了数百米,并向前滚滚推进,着实让很多人感到震惊!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,在接下来还会有大范围的沙尘天气出现;这也导致不少网友对我国植树造林的效果产生的质疑。虽然说植树造林对预防沙尘暴袭击的影响是比较弱的,但可以肯定植树造林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和影响。
首先,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土地的植被覆盖率,从而减少裸露土地表面的风蚀和侵蚀。这样可以减少沙尘暴的源头,也能减轻沙尘暴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。其次,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土地的水分和湿度,使土地更加湿润和稳定,减少沙尘暴的发生。植树造林还可以减少风速,从而降低沙尘暴的风险和危害。因此,植树造林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沙尘暴的方法,但需要注意的是,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、气候和土地类型等情况,采用不同的植树造林方式,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果。
事实上,对于我国植树造林所取得的成果,美国宇航局都曾给予过肯定,在2019年,NASA官方发布了一张中国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卫星图片,显示出中国在绿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。该图片显示了中国20多年来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,其中绿色区域的面积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,尤其是在中国西北地区;NASA的这一发现也得到了全球许多科学家和环保人士的认可和赞赏。并且相关数据表明,自2005年以来,我国每年的森林面积都在增加。到2019年底,全国森林面积已经达到了2.2亿公顷,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3.04%。与此同时,中国的荒漠化、沙化和土地退化问题也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所以说,我们在向沙漠进军,改变生态环境也是同样道理,不能急于一朝一夕。最后提醒大家在沙尘天气一定要做好防护,应尽量减少外出和减少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,同时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和湿度适宜,穿戴防护用品等。